杨澜:这些年,珠宝告诉我的那些事

杨澜:这些年,珠宝告诉我的那些事

  【时尚芭莎网讯】时尚芭莎   主笔/杨澜   资深传媒人士、传媒企业家,阳光媒体集团联合创始人、董事长,被福布斯评为全球最具影响力的100位女性之一。      从他人的眼里看到自己       2007年在伦敦的一个文化沙龙上,我偶遇一位...

sansa2025 商家频道 2025-08-20 6

  【时尚芭莎网讯】时尚芭莎

  主笔/杨澜

  资深传媒人士、传媒企业家,阳光媒体集团联合创始人、董事长,被福布斯评为全球最具影响力的100位女性之一。

  

  从他人的眼里看到自己

   

  2007年在伦敦的一个文化沙龙上,我偶遇一位芭蕾舞艺术家。她年近六旬,清雅挺拔,具有高贵而亲和的气质。

  我忍不住上前与她攀谈,视线不由自主被她的胸针吸引。

  那是一枚花卉主题的胸针,呈现出鲜艳欲滴的翠蓝色。

  看出我的兴趣,她略带惊讶地问我:

  “你看不出吗?这是一件自中国的首饰,在白银底座上粘贴鸟的羽毛,古时候很流行!”

  就这样,第一次见到中国珠宝工艺“点翠”,居然是在异国他乡,我被震惊到了。

   

  从第一次参与北京申奥开始,我经常有机会代表国家出席或主持国际文化交流活动。

  服装可以定制,但首饰珠宝一直是个问题。

  放眼望去,西方品牌的设计很难体现中国文化的身份,本土品牌又缺少当代设计和手工工艺,往往是千篇一律的工业化产品,式样显得传统过时。

  “不如创办一个具有东方文化底蕴的高级定制珠宝品牌吧。”这个念头,挥之不去。

   

  2008年8月8日,在北京奥运会开幕式上,我兴奋而紧张地走向九万人聚集的“鸟巢”体育场的中心,骄傲地发出全球转播的第一个声音: 

  “世界,欢迎来到北京!”

  按照张艺谋导演“时尚简洁”的着装要求,我穿的是郭培设计的玫红色连衣裙,而佩戴的项链,正是新鲜出炉的LaN珠宝。

   

   

  

  拿到珠宝先看什么?

   

  当第一批LAN珠宝从加工作坊送来时,我和团队里小伙伴们的心情,就像即将揭开新娘的红盖头。

  珠宝盒被打开,夺目的光芒顿时充满了整个房间。

  这时,一位珠宝界的资深专家问我: 

  “你知道拿到一件珠宝先看什么吗?”

  先看什么?当然是看设计,看材质,看手工喽……要么就是先看价钱?

  “不,先看背面。”她说。

  原因是,人们往往关注珠宝的正面,但珠宝的瑕疵往往隐藏在背面,手工的连接点也往往在背面。

  背面完无缺,正面就差不到哪儿去。

   

  华人设计师石大宇先生以家居设计著称,很少有人知道他曾经是Harry Winston的珠宝设计师。

  我有幸请到他担任LAN珠宝的艺术顾问,在他身上看到同样一丝不苟的工匠精神。

  他说,当年他的印度裔师傅对他的训练,是在绘制珠宝设计图时就要求极度逼真的视觉效果,要让看到的人感觉“一伸手,就可以把它从纸上拿起来”!

  一个连图纸都做到极致的设计师,客户怎能不多一份欣赏和信任呢?

  日积月累,工作就从“技”的层面上升到“道”的层面,而成为一种修行。

  有“对得起” 的发心,就能做出“经得起”的产品,无论看正面或背面。

  做产品如此,做人亦是如此。

  我对古训里的“君子慎独”,又有了新的一番理

   

  

  “中国文化”的形似与神似

   

  中国龙,是被各珠宝品牌试图表现的图腾之一。

  我们熟知的龙的形象,自宋朝以来,已成为皇权的象征,霸气外露,咄咄逼人。

  如果追溯到春秋战国时期,在出土的玉璧上,龙的形象就要古朴优雅得多。

  我们以此为参照设计的“小龙女”系列,让龙有了上翘的嘴,柔和的眼神,萌萌的气质——龙,也能够可爱起来。

  

  我参加巴黎时装周见到彩妆大师Olivier Echaudemaison,他对我手指上小龙女的戒指特别欣赏,问我能否让他试试。

  结果,他戴在了小指上,一番赞美后,做出拼命也拔不下来的搞怪表情。

  怎么办呢?难得他乡遇知己,我那天大概也多喝了一杯,当场就送给他了。

   

  中国文化不仅有形,更有神。

  怎么用当代的珠宝语言表达这样的神韵呢?

  王冕为墨梅题诗,“不要人夸颜色好,只留清气满乾坤”,中国人水墨精神,画的是心中的山水,写的是胸中的气象。

  在LAN珠宝历年的设计中,我偏爱“水墨”气韵的作品,如“墨兰”项链和“上善若水”胸针。

  它们用黑色与白色钻石镶嵌而成,不着铅华,倒自有一份内敛的高贵。

  兰花伸展的枝,水花荡起的涟漪,静中有动,在有机感中形成微妙的平衡。

  

  越是隆重的场合,这水墨色的珠宝越能体现一种清新脱俗之美,也因此获得全国珠宝首饰设计与制作大赛的”时代人文奖”。

   

  

  珠宝本身并不发光,它只是折射女子心中的光芒

   

  过去,购买珠宝的场景通常是男性向女性示爱,而现在大多数女性有独立的经济收入(70%的中国女性参与工作,比例比法国男人还要高),为自己购买珠宝,也就成了常态。

   

  LAN珠宝的客户以职业女性为主,她们往往为纪念自己的生日或事业发展的重要时刻购买或定制珠宝,记录成长的轨迹,见证人生的荣耀。

  有一位女企业家心仪“蕙质兰心”的项链,当场付了定金,却迟迟未交尾款。

  原来是企业资金周转遇到了困难。

  半年多以后,生意回暖的她终于拿到了这件珠宝,她开玩笑说:

  ”这半年日子不好过,它是我努力的动力哦!”

  今天的女性,有不凡的见识,非凡的经历。我把她们称为”Big Girls”,有勇气有担当,也有内心的柔软和美好。

  当我看到她们自信而美丽的笑容,不禁由衷地感叹:

  ”珠宝本身并不发光,它只是折射女子内在的光芒。”

   

  珠宝可以是冰冷的,也可以是有温度的,传承情感的力量。

  我的母亲告诉我,她结婚时,外婆曾送给她一枚红宝石戒指。

  文革时,红卫兵经常破门而入,搜查所谓“四旧”,如果被翻出来,不仅东西保不住,还会带来各种批斗。

  惶恐的母亲慌忙中把这枚戒指扔进了抽水马桶,每每想起都充满懊悔。

  在我工作那年,经济上并不富裕的母亲送给我一条细细的珍珠项链。

  她说: “珍珠项链最实用,工作休闲都可以戴。”

  那条珍珠项链成为我人生拥有的第一件珠宝,伴随了我走上电视主持之路,也陪伴我漂洋过海。

  今年,我的女儿即将18岁了,我一直在想,到底该送给她一件什么样的珠宝,与她的年龄气质相配,也让她感受得到妈妈的守护……

   

  本文原载于《时尚芭莎》12月上 女性专栏

  编辑 顾文瑾