在各种采访节目中,人们看到了汉斯·季默不断去尝试发明新的乐器,来制造这个世界尚未存在过的声音。而这几乎就是他过往几十年人生的写照:他不知疲倦,勤奋、高效、从一个项目到下一个项目,不曾停歇。在访谈中,他有些自负将自己看作是创作中的最大挑战,那是因为自己总在制造各种挑战,总是要求更好更新的创作,在他那里,唯独通过工作,自我的意义才能得到确认。这种痴迷近乎疯狂,他反问:“周末是什么?睡觉是什么?”

(图片来源网络,侵删)
这种认识——甚至是性格,或许也和汉斯·季默所代表的一代电影人的历史经验息息相关。在他身上,人们可以清晰地看到好莱坞最具代表性的世界主义面向。1957年,汉斯出生于法兰克福周围的柯尼希施泰因小镇,后来随母亲几度辗转,在英国读书,进入音乐行业,后又远渡重洋,在好莱坞制作电影直至成名。
他自陈,和丹尼斯·维伦纽瓦一样,两个出生在不同国家的小镇青年,可以在世界最大的电影工业内部实现自己儿时的梦想,这是一份值得全力以赴对待的好运。

(图片来源网络,侵删)
2024年3月1日,我们通过视频会议采访了这位音乐大师。屏幕上,66岁的汉斯·季默系着一条红色围巾,他坐在巨大的书架前,精神焕发。他热情地谈论自己和《沙丘》的故事。他身上那种独有的源源不断的能量,似乎也可以和他的音乐一样,拥有穿透屏幕、抵达听众的能力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