或许Disco这样的音乐和着装已不再流行了,可在上世纪七八十年代的内地,它不仅仅只是一种音乐风格,也还是青年们变得时髦的契机。

喧闹的舞厅里,大家彼此听不清、看不清对方,只有足够亮眼爆炸的服饰才是你最直接的语言,由此,便延伸了一系列衣着潮流:爆炸头、大亮片、厚底鞋、喇叭裤、蛤蟆镜,还有颜色鲜艳、方便扭动的各式修身连体衣……
《Grease》&《Saturday Night Fever》剧照Disco元素也时常会出现在如今的时装里,现在的它看起来有种乌托邦一样远离现实的美感以及玩味的华丽。

这样的视觉元素在她身上就能找到典型的影子,有些人现在才开始意识到的事情,她三十多年前就在做了:“我喜欢亮晶晶的发卡,买好多好看的衣服,就是为了悦己。”
她的特立独行是刻在骨子里的,1987年,张蔷在自己的全盛时代,留下一张专辑《潇洒地走》,毅然决定出国留学,这是她的第一次退圈。
传说她宣布退圈时,还曾有唱片公司愿意用北京四合院来换她最后一张唱片的版权,最后张蔷没同意。
第二次退圈,是因为家庭放弃了工作,后来婚姻破裂再次复出时,时代已经变了。
她一直都很“她”,在讲述自己第一段婚姻失败时十分直率:到了该分手的时候了,同时不相爱了,我不会非要要求他爱我。
“你可以走了,我想,爱我的人很多。”
聊起这一段的张蔷表情十分洒脱,像一个大姐姐在和你说自己的故事,又带着许多人不会有的通透。
她也是容易知足的,作为曾经登顶过的大姐大,她对未来的期许意外的简单:“吃得饱,穿得暖,有喜欢的歌给我唱就行了。”
2013年,重返舞台的张蔷依然活力、热情、自信,且有着重新开始的底气:搬家的时候,一麻袋过去介绍自己的杂志都扔了,磁带和各种大奖也扔了。
张蔷把这个行为称作“断舍离”,听起来好像在丢掉生活垃圾,不过确实,那些荣誉在身上,不在于任何载体。
哪怕早就不是迪斯科女王的时代了,她依然还是爆炸头、亮片装,再次投入迪斯科的奇幻世界,捍卫自己的风格。
那些极富时代特征的潮流符号仍然显眼地存在着,她并不迎合苛刻的身材标准,自信大方地展示着自己的曲线和美。
那一年,张蔷和新裤子乐队合作,推出专辑《别再问我什么是迪斯科》,复古动感的曲对比过去,她的声音里多了几分岁月打磨后的从容,风采不逊色于当年。
可能是因为唱起歌来太有活力、和新裤子融为一体了,有些人甚至以为她也是新裤子乐队的一员。
她好像永远这样年轻、活力四射,心里住着长不大的小女孩。
在这个年轻人频频陷入内耗和焦虑的世界,张蔷的人生信条,或许能为这个快时代的通病提供一剂良方。
她在80年代掀起了一股Disco浪潮,在2022年,依然用情怀和热爱感染着人们,用音乐作品将人们一遍又一遍地拉回到那个遥远而美好、热情又奔放的年代。
潮流变了又如何?50多岁又如何?爆炸头、音乐、blingbling的装饰、五颜六色的衣服,只要愿意,我们都可以永远和让自己快乐的东西在一起,永远这么热烈、自信、年轻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