寒冬已至,但我们仍有一方温暖抱拥

寒冬已至,但我们仍有一方温暖抱拥

  【时尚芭莎网讯】时尚芭莎(图片来源网络,侵删)   寒来暑往,秋收冬藏。仿佛寒风与霜雪就是为了让忙碌了一年的万物有个休息的理由,它咆哮着,试图把每个人都赶回屋子里去,让他们安心歇息,静静享受冬日独有的宁静。   快来吧,朋友们!轻轻地在玻璃上哈一口气,擦拭出覆盖在冷气下的宝...

sansa2025 奢侈品库 2025-09-17 15

  【时尚芭莎网讯】时尚芭莎

寒冬已至,但我们仍有一方温暖抱拥
(图片源网络,侵删)

  寒来暑往,秋收冬藏。仿佛寒风与霜雪就是为了让忙碌了一年的万物有个休息的理由,它咆哮着,试图把每个人都赶回屋子里去,让他们安心歇息,静静享受冬日独有的宁静。

  快来吧,朋友们!轻轻地在玻璃上哈一口气,擦拭出覆盖在冷气下的宝藏——芭莎育教室里,懵懂可爱的孩子们端正地坐着,眼神欣喜地投向屏幕,紧紧跟随老师画出的每一笔色彩;他们的小耳朵也敏锐地竖起来,聆听着那些穿梭在老师娓娓道来的故事中,颇具底蕴的美学掌故。

寒冬已至,但我们仍有一方温暖抱拥
(图片来源网络,侵删)

  在这间神奇的教室,一年四季都美得独特,孩子们既能欣赏春夏的绚丽,亦能静静地沉下心,体察大地寂静背后的秘密。

  孩子们在芭莎美育教室投入地创作

  今天,让我们随着孩子的画笔,一起走进他们眼中温柔而无言的冬季。

  “绿蚁新醅酒,红泥小火炉。晚来天欲雪,能饮一杯无?”

  自古以来,酒与茶便是活跃在中国传统文化里的两脉清泉。如果说冬天的一杯温酒深藏着“盼友早至”的焦灼,那么围炉煮茶则是家人好友团聚、共话家常的熨帖。

  河南省周口市项城市新桥镇南李营小学

  李雨涵

  窗外寒风瑟瑟,屋内炭火毕剥。小小的手握起小小的茶壶,小朋友们一丝不苟地研究着这项新奇的活动,叽叽喳喳的讨论声在教室内生根发芽。她要在炉子上烤只橘子,他要多多地加些茶叶,她建议老师再摆些栗子,他说奶奶做的年糕必须加上几个。

  河南省周口市项城市新桥镇南李营小学

  李梓妍

  “当然要有橘子啦!”欣欣落落大方地释道,“老师告诉我们,香气也是美食的一部分。咬一口橘子皮,味道好酸涩,但是烤一烤它,苦味消失了,橘子却变得很香,我感觉空气里有一百只橘子在飞!”

  说完,她咯咯地笑了起来,笑声流露着发现秘密的喜悦。

  贵州省黔西南州普安县楼下镇糯东学校

  肖欣怡

  坐在前排的小涵同学用手一下下地搓着栗子,犹豫半晌,还是把它放在了炉子上。听到老师请大家准备煮茶“道具”的那天起,她在家里找了又找,最后选择从每天都会经过的栗子树下,捡了几颗。

  她还记得,妈妈爸爸偶尔会在放假回家的日子里,讲起他们的童年生活。除了在爸爸手下活灵活现的草编蚂蚱,妈妈也曾经用炭火烤过栗子。坚硬的栗子在火中悄悄张开了小嘴,露出香甜软糯的栗肉,小涵从妈妈手里接过,烫得在两只手中倒来倒去。

  河南省周口市项城市新桥镇南李营小学

  李子涵

  现在,农村的日子越来越好,往日烧柴的土灶不再冒出烟气,她不用像爸爸妈妈小时候那样为了吹火而满脸扑满草木灰,自然也没有体验过在灶膛里偷烤栗子的快乐。

  不过,此时这只用以学习煮茶的小小火炉,正在用跳跃的炭火向他发出邀请。而那只落在童年里的栗子,仍会对他绽开笑脸。

  小涵轻轻地拿起它,吹一吹——呼呼!还好,没有炭火的滚烫,握在手里暖暖的,好像牵住了妈妈的手。

  冰雪席卷而来,树木花草纷纷避其锋芒,唯有寒梅迎风而上。

  梅枝枯瘦而遒劲,即便折枝在瓶,亦难减其风姿。这样不惧风雪苦寒的品格、不因环境折服的傲骨,构成了中华传统文化内里的骨气。文人爱它高洁、墨客赞其芳华,而在小朋友的眼中,腊梅花是惹人喜爱的“信使”,枝条上的花儿密密麻麻,一朵挤着一朵,每个小小的花骨朵是一句小小的感叹,汇聚得多了便是彼此合声迎接年节的呐喊:“梅花开啦,马上放假过年啦!”

  贵州省黔西南州普安县楼下镇糯东学校

  韦梦琪

  没有多余鲜花可以装饰生活的季节,梅花是时令送给大家的礼物,或黄似鹂鸟、或红似丹朱、或白似初雪……暗沉的景色里,它是墨色山水的留白,是工笔画卷上的钤印,融于天地,却又别具一格。老师从校园中折下一枝,随便插在花瓶中,便迅速引来了孩子们的围观。

  “哇,老师,梅花可以这么香!”

  “老师,可以请您转一下花瓶吗?我想画侧面的梅花。”

  孩子们有的扑在讲台前,贴近了脸儿看,有的在座位上远远地望着,手上的笔却不停,水彩笔一顿一顿地,让画纸上开满一片芬芳。不过大家画的花瓶都不一样,这又是为什么呢?

  贵州省黔西南州普安县楼下镇糯东学校

  谢同学

  “因为我们喜欢梅花,想让梅花开在自己的家里呀!”

  整齐地回答,尽显孩子们那份真诚的喜爱。吵闹的教室渐渐安静下来,取而代之的是老师带领大家念诵诗句的读书声:“宝剑锋从磨砺出,梅花香自苦寒来……”

  幽幽的花香弥漫在教室,而梅花的筋骨与秀美也融入了孩子们的心中。

  “今天冬至,大家准备跟家人一起吃什么呢?”

  “饺子!我家肯定吃饺子!”

  “我奶奶包的最好吃啦!”

  圆滚滚的“肚子”,白白的皮,一排排饺子叽里咕噜地滚进锅,小小的人儿也追着大人跑去灶台围观,看着美食在水中浮浮沉沉,像极了一尾尾胖鱼。当我们说起饺子时,忽然发觉它已成为了一种文化符号,深深地烙印在生活中。

  贵州省黔西市金碧镇折坤小学

  王雨萱

  饺子有惦念的味道。“上车饺子,下车面”,这句流传在中国大江南北的俗语,确切起因恐怕无从考究,但每逢家人出门前煮一盘饺子,却成了许多家庭约定俗成的默契。鞭炮的硝烟逐渐淡去,许多人又将踏上离乡的路,忙着追逐温饱与前途。

  离别总是难舍,饺子被端上了餐桌,大家推让着,要把最大、最饱满的饺子送给牵挂的人,那热腾腾的水汽,总是悄悄晕湿了眼眶。

  贵州省黔西南州普安县楼下镇糯东学校

  叶文兰

  “早些回来陪我,爸爸妈妈……”

  “等再放鞭炮,咱家一起包饺子的时候啊,那会儿又是过年咯。”

  于是,饺子更有家的味道。盼着、惦着,离人终于再次踏上亲切的乡土,阔别许久的亲人近邻互相问候祝福,手里拎着沉甸甸的菜肉,相视一笑。

  贵州省黔西南州普安县楼下镇糯东学校

  贺飞云

  这边,水在锅中“嘟嘟”地哼着歌;那边,孩子们撒着欢,喋喋不休地与家人讲起学校和玩伴的趣事来,虽然被抱怨添乱是常有的事,但在这温馨的团圆时刻,谁也不会真心责怪,只是温柔地看着孩子们推动擀面杖,仿照自己的样子擀出皮来,再用筷子挑起肉馅,填入,认真地封好边,再抬头时,小脸上全然被面粉糊得像只小花猫。

  这样的饺子夹在大人们的成熟“流水线”作品中,显得那样奇特,如果问起都是什么,孩子们天马行空的想象,必将使你忍俊不禁。

  “喏,这是‘小鱼’饺子、这是‘风筝’饺子、这是‘烙饼’饺子,这个是我特制的爱心饺子呀!”

  贵州省黔西南州普安县楼下镇糯东学校

  蒋家银

  盘中的饺子亲亲密密地挨在一起,餐桌边的亲人们且歌且欢聚,这样的喜悦,终于同远行的记挂形成回环。季节或暖或寒,并非阻隔团圆的理由;唯有家人与爱,才是最好的节庆。

  “隆冬风厉,百花凋残,晴窗对坐,眼目增明,是岁朝乐事。“

  本该是一年最为肃杀的季节——风雪执拗地回绝了在春夏蓬勃盛放的种种生命时,我们却从未真正地以它为恶。正是心中始终翻滚着的期盼,令目之所及风景都怀揣着温情与明亮的底色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