事业与家庭的选择,为何还在困住女性?

事业与家庭的选择,为何还在困住女性?

  电视剧《问心》中,陈冲饰演的方竹清为了事业放弃儿子抚养权,导致母子关系难以愈合,是本剧讨论度较高的剧情。(图片来源网络,侵删)       不知是编剧的“疏忽”还是某种“偏见”,根据官方物料显示,周筱风35岁,方筱然...

sansa2025 全部品牌 2025-09-30 17

  电视剧《问心》中,陈冲饰演的方竹清为了事业放弃儿子抚养权,导致母子关系难以愈合,是本剧讨论度较高的剧情。

事业与家庭的选择,为何还在困住女性?
(图片源网络,侵删)

   

  不知是编剧的“疏忽”还是某种“偏见”,根据官方物料显示,周筱风35岁,方筱然28岁,妹妹只比哥哥小7岁。

事业与家庭的选择,为何还在困住女性?
(图片来源网络,侵删)

  ▲《问心》宣传物料

  而方竹清离婚时,周筱风至少6岁(第14集周筱风生日回忆有提及),也就是说离婚后短短1年就再婚生下了方筱然,这对于一个拼事业到没有时间看儿子的母亲形象,是一种莫大的讽刺。

  网友对方竹清的评价几乎“一边倒”地形成了:“我不反对女性为了事业放弃抚养权,但她短时间内再婚生了二胎,对儿子的承诺听上去就像个笑话。” 

  有观众猜测她离开儿子的时候已经怀了二胎女儿,剧情仍在发展,也不无可能。

  现实生活中为了「事业」离开孩子的女性,短时间内几乎不可能再次走进“围城”,除非她试图通过「婚姻」跨越阶层,实现所谓的事业腾飞。

   

  所以编剧在方竹清这个人物的塑造上,到底是为了剧情牺牲了人物,还是本身就充满了偏见的凝视?

   

  如果剧中将方竹清塑造成仅仅为了事业放弃抚养权,至今保持着单身的设定,那么这个年迈却孤独的母亲反而成了传统社会意义上被同情的对象,男主的拒绝和疏离更会加剧母亲的不幸处境。

  而剧中恰恰相反,似乎是为了强化男主角被母亲抛弃的悲惨,对母亲方竹清的塑造令观众对她充满了敌意:

  ▲《问心》母亲方竹清与女儿方筱然

  方竹清被塑造成事业家庭双丰收,不仅有个“小棉袄”女儿,还有第三任比自己还年轻的丈夫,三口之家总是充斥着温馨幸福的氛围,在这个家里方竹清也不需要下厨,而是她的“小丈夫”忙前忙后,俨然人生赢家;

  ▲《问心》周筱风

  而周筱风的家是阴暗低沉的,他甚至要像个老年人一样打开电视,让声音充斥在家中,从而让观众更真切地感受他的孤独和凄惨,更强化了观众对方竹清的敌意。

  在我们的社会文化里,夫妻离婚通常会默认年幼的孩子是跟着母亲一方的,女性放弃抚养权会成为“新闻”。在女性意识觉醒的今天,方竹清本可以成为一个非常具有代表性的角色,有机会让我们看到苦苦挣扎在自我实现与血脉亲情之间的女人形象,而不是现在这样一个偏袒女儿猜忌儿子,还忘记儿子生日的冷漠母亲。

  ▲《问心》方竹清与周筱风

  要知道,一个放弃抚养权的母亲,并不意味着放弃了对孩子的关爱,这一点上国产剧依旧保留着落后的刻板印象:

  从2020年《以家人之名》中两个离开又回归的妈妈,到今年的《问心》里抛弃儿子又很快再婚生育的方竹清,这些妈妈形象的塑造都放大了她们的“自私”“冷漠”的特质,一直传达的都是:放弃孩子抚养权的女人一定就是“不爱”这个孩子,会给孩子造成严重的心理问题。

  无论影视剧是否有这样的意图,都在传播过程中存在对女性的“规训”:不要试图放弃孩子去追求事业。

  ▲《以家人之名》

  2021年理想国纪实出版的《回归家庭?》一书,副标题是“家庭、事业与难以实现的平等”,序言中提到父权制下男女离婚的区别:尝试离婚的妇女如果要获得子女的监护权,那就是太劳累、太昂贵的放之路,而通过离婚逃脱责任的丈夫却能再次轻松选择青年妇女共筑爱巢,父权制的优越可以继续由男人达成的支配权力维系下去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