天文科普|十二星座与二十八星宿的关系和划分

4
2025-06-27
大自然工作坊
自然即社会
大自然工作坊
自然即社会
星座与星宿
星座:恒星在天球上的分布看上去杂乱无章,为便于记认和观测,按恒星在天球上的排列,将星空划分成不同的区域。古人将恒星在星空中的分布呈现的形态想象成神话中的英雄或怪兽,并以这些人物或动物的名字来命名,这种组合就是星座。在中国采用不同的划分方法,被称为星宿。
星宿:中国古代为观测日、月、五星的运动而将黄道和赤道附近的区域分作28个星宿,俗称为二十八宿。二十八宿分为四组,分别与四个地平方位、四组动物形象、四种颜色相匹配,叫做四象。
古人认为大地是不动的,而太阳则是围绕着大地的运行,太阳的运行是造成二十四节气变化的根本原因,而太阳在天空运行的轨迹则称为黄道,古巴比伦人是观测天空的行家,但他们很明显不擅长观察气候,或者是因为两河流域并不像中国这样四季分明,于是他们没有立四季的习惯,但他们的独到处就是观察太阳运行的轨道很细心,自然也看得到春分,夏至,秋分,冬至四大部分的与太阳的关系,他们用更简单的方式把这四大部分分别平均拆分成三小份,从而把整个黄道分成十二部分,分别用黄道附近的十二个星座来命名,这就是著名的黄道十二宫由来。
太阳每个月进入一个黄道宫,运行在摩羯、宝瓶、双鱼三宫就是中国的春天,运行到即白羊、金牛、双子三宫就是中国的夏天,运行到巨蟹、狮子、室女三宫就是我国的秋天,运行到天秤、天蝎、人马三宫则是我国的冬天。这是中西方对于太阳与星象关系的不同解读,实际上与中国的二十四节气是能够对应上,只是东西方观察和分析角度不同。
中国对于天象的观察比巴比伦更为细致,中国人甚至发现了,在天上的木星的运行轨道跟黄道也很贴合,如果说巴比伦太阳的时间是一年,那中国观察时间更长,每年木星在黄道上呆一小段时间,十二年就把黄道走了一遍,于是中国人把木星称为岁星,把岁星的轨道也分成十二份,以中国式命名为降娄、大梁、实沈、鹑首、鹑火、鹑尾、寿星、大火、析木、星纪、玄枵、娵訾。他们相当于中国的十二宫。
实际上木星运行速度并不均匀,也并不完全与黄道重合,因而把中国的十二次与西方十二宫一一对应起来,多少有些勉强,但总的来说,原理则是一致的。因此有些书用上述的命名来表示黄道十二宫用以显示深刻,也未尝不可。
夜晚,太阳下山,为什么黑夜降临没灯也能看得到路呢?因为月光,星月的搭配是最浪漫的事情,实际上观察星空最好的方式是在夜晚,月亮是夜空最美的行星,才是如果说巴比伦在观察太阳方面比较专长的话,那中国则在观察月亮方面更胜一筹。
按照科学角度来看太阳运行是不对的,因为它是恒星,不动的,按照科学来看月亮运行则是对的,因为它是卫星,可移动。暂抛开科学 ,如果太阳运行的轨道叫黄道,那么在中国月亮运行的轨道就叫白道。跟巴比伦的相似,中国也用白道附近的二十八个星官来分割白道,这就是著名的二十八宿由来。之所以叫宿,就是指月亮每天留宿的地方,二十七天多一点,月亮就分别把这二十八宿各住了一遍。这至少说明了星宿与月亮之间的关系,另外一个与星宿有关的则是土星,在中国叫它为镇星,他在天上转完一圈正好是二十八年,它的轨迹基本与白道相近,那么把镇星每年经过的这段白道称为一宿,或者这也是为什么把白道分为二十八份的原因之一。
文章整理自网络