
出生在平江县木金乡的余明望,于1997年顺利获得了计算机专业文凭。在那个信息交流相对闭塞、却又人人渴求着新事物的千禧年前夕,他并没有选择留在繁华热闹的大城市打拼,而是听从组织分配,回到长寿镇上的一所乡村小学担任一线教学和学校管理工作。这一待,就是整整十三年。从学生的身份转变成老师,从教室听书的年轻人成为陪伴一批批学生长大的教书先生,学习工作中,有着太多与孩子们相处的要诀需要仔细摸索。他发现,尽管孩子们的性格普遍内向,但长期接触下来,每个人心中都深藏着如火般燃烧的求知欲,一旦在学习中遇到感兴趣的事,都会积极地围着老师、家长寻求指导与解答。他经常说的一句话是:“要想点燃这把火,靠得不是刻板说教,而是发自内心地关怀他们,成为学习生活中靠得住的大朋友。”看到孩子们脸上的笑容越发阳光,他领悟到儿童教育中一个质朴却珍贵的道理:“校园里的每个孩子,都是我自己的孩子。孩子们喜欢什么,我就带来什么,尽一切可能让他们在成长中获得快乐,拥有幸福充实的童年。” 基于乡村教育基础相对薄弱、美育意识淡薄的现状,余校长对学生最大的期待便是他们能够凭自己的努力走出大山,亲眼看看外面的世界有多么精彩、辽阔。他一边充分利用校园现有条件,为孩子们打造舒适、美观的学习空间;一边凭借着自己对孩童性格的把握,引进各类优秀公益助学资源,使多姿多彩的美育、体育课程资源成为孩子们课后释放天性的游乐场。孩子们玩得开心,便会学得用心,曾经不敢奢望的课外活动,竟是引领他们冲出山岭的希望之光——2013年至2018年,担任杨泗完全小学、黄金巨能学校校长的短短五年间,他以体育公益项目为出发,以乐寓学,打造出“全国青少年足球特色学校”、 “全国软式棒垒球实验学校”。在2018年的全国软式棒垒球U系列锦标赛中,黄金巨能学校的孩子们前往鄂尔多斯参赛,取得了全国第七名的佳绩。余校长清楚地记得,当出现在课本上的地标成为眼前随手可触的风景,孩子们脸上有着难以抑制的激情,原来,他们真的可以凭借知识与技能走出大山,在远方的竞技舞台上熠熠发光。 担任校长以来,“同孩子们玩在一起”便成为余明望的教育信条之一。他相信,在学校过得开心的孩子,更愿意敞开心灵面对生活,永远相信前方存有希望,“(他们)可以勇敢地跨过坎坷,拥有更美好的未来”。
阅读、美育齐头并进2019年,时任黄金巨能学校校长工作的余明望,通过县教育局的公益资源推介,与“芭莎·课后一小时”美育公益项目结缘。
